最近,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們首次合成出了軟組織視網膜,而這個新成果未來可以為視力受損的病人提供幫助。要知道,雖然現在已經有了人工視網膜技術,但是都是採用了硬性剛性材料,而不夠柔軟。
這項新研究首次成功的在實驗室環境中合成了生物組織,並且將有可能徹底改變仿生植入技術,並且有助於開發新的微創技術。包括人體組織在內,能夠幫助治療退行性眼病,比如色素性視網膜炎等。
就像相機需要依靠像素捕捉光線一樣,視網膜對於人體來說,也起到了同樣的作用。視網膜位於眼球的後部,並且包含了由蛋白質組成的細胞,能夠將光線轉化成電信號,通過神經系統引發大腦的反應,最終在我們的腦補形成具體的形象。
而在Vanessa Restrepo的帶領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合成雙層視網膜組織,能夠模擬人類天然視網膜的功用。
這種人造視網膜由水凝膠和生物細胞蛋白組成,就像相機使用像素來檢測光線一樣,這種合成材料同樣可以產生電信號,刺激我們的神經元,起到與天然視網膜相同的作用。
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了《科學》雜誌上,證明了現有人工視網膜植入技術可以通過培養天然細胞,並且支持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特性。
“這種植入物與機械設計相比,可以通過微創完成,並且不容易對身體引發不良反應。”Restrepo表示。“人類的眼部結構非常敏感,而這就是為什麼如果採用金屬植入物會引發炎症或對眼球結構產生破壞的原因。而這種生物合成技術更柔軟、對於眼部的環境更友好。”
目前,這種人造柔性視網膜還只是在實驗室環境中完成,研究人員希望下一步能夠探索在在生活和實際應用中的用戶。而進行下一步的關鍵,就是如果將這種材料通過仿生植入的方式進行試驗。
研發團隊已經將這項技術申請了專利,並且下一步計劃從目前的黑白信號擴大到彩色信號識別。而未來,不僅是彩色,甚至包括目標的形狀和符號都可以識別,未來這種技術將開始在實驗動物身上測試,最終希望能夠在人類臨床上有所突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